拌圓白菜
材料:圓白菜250克,醬油、香油、白糖、鹽各適量。
做法:將圓白菜剝去外幫洗凈,切成碎段,入沸水中煮2~3分鐘撈起,不可過度,瀝去水放在碗中,用醬油、香油、白糖、鹽調入,攪拌均勻即可。
功效:生津止渴,適宜立夏煩躁上火時食用。若給1歲以內的寶寶食用需要去掉白糖和鹽。
五花茶
材料:金銀花、野菊花、槐花、玫瑰花、雞冠花
做法:五花各取適量,先把五花茶用水浸洗10分鐘,然后將五花放入煲中,大火煲沸后改用慢火煲大約10分鐘,喝時加入適量蜂蜜調味。
功效:清肝熱,去心火,消暑祛濕,利小便,預防夏季風熱感冒及流行性感冒的功效。寶寶在1歲以后可適量飲用。
胡蘿卜山藥粥
食材:排骨適量、山藥30克、胡蘿卜30克、稀飯30克、姜適量、鹽適量。
做法:胡蘿卜切塊。排骨過水,去味去血水,燒好熱水入生姜備用,放入已過水的排骨,加入食鹽,大火燒開后,轉文火慢燉30分鐘左右。加入山藥,胡蘿卜,燉煮15分鐘。取山藥胡蘿卜搗爛。備好白米稀飯一小碗。加入稀飯,視情況加入些排骨湯,煮開。攪拌均勻即可。
三鮮豆腐泥
食材:豆腐50克,黃瓜25克,豬肉25克,雞蛋1個,食鹽少許,蔥適量,植物油適量。
做法:豆腐洗凈,壓成豆腐泥。豬肉洗凈,剁成泥,備用。黃瓜洗凈,切碎。雞蛋磕入碗中打散,攪拌均勻。炒鍋放油燒熱,下入蛋液,炒熟后攪成雞蛋碎,備用。炒鍋再放油燒熱,用蔥花爆香。放入豬肉煸炒。炒至豬肉變色時加入豆腐泥和黃瓜繼續煸炒。炒至將熟時再放雞蛋碎,一起炒勻后加鹽調味即可。
蕎麥面是一種灰黑的面粉,但是別看它其貌不揚,營養價值卻很高。蕎麥面有著各種各樣的食用方法,不過人們最為習慣的還是用它做面條。
最適合食用蕎麥的就是老年人和小孩子,偶爾吃一吃蕎麥面條,老年人可以用來減血脂、降血壓。小孩子在成長期間更是少不了蕎麥,蕎麥面條雖然好吃,但是并不適合早餐和晚餐,容易讓胃部受損,或者不容易消化,每次不應食用過多,適量原則最好。
立夏之后,人們大量排汗會造成人體陽氣不足,皮膚腠理易于開泄,此時多食用酸性的食物及藥品,如烏梅、山楂、木瓜、五味子等,可使皮膚適當收縮。另一方面,隨著溫度逐漸攀升,人們難免會覺得煩躁上火,食欲也會有所下降。所以,飲食宜清淡,應以易消化、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,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。如果立夏后還多吃油膩的食物,很容易上火,造成身體內、外皆熱,甚至出現痤瘡、口腔潰瘍、便秘等病癥。
春夏交替,天氣逐漸變熱,一定要讓寶寶多喝水,寶寶不愛喝水,可以適當給寶寶喝一點果汁,給寶寶做湯,如紫菜湯、西紅柿蛋湯、水果汁等為寶寶補充水分。但是不宜用各種飲料代替白開水。各種飲料,如汽水、果汁、可樂等,由于含較多的糖分機電解質,寶寶過多攝入,會影響其食欲和消化功能,而且過多糖分也會使寶寶發胖,過多地吃糖或甜食會消耗寶寶體內的鈣和維生素D。
給寶寶喝水,講究多少,不要等寶寶渴了再給寶寶喝水,最好隔一段時間就把裝水的奶瓶或杯子拿給寶寶喝,講究勤喝,不講究一次喝得過多過急。夏天寶寶喝水最好喂淡鹽水,因為寶寶出汗與成人一樣,除了失去水分外,同時失去一定量的鈉、氯、鉀等電解質。給寶寶喂淡鹽水可以補充水分及鈉、氯等鹽分,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,避免脫水而導致虛脫。
相關熱詞:
時間:2022-04-09
時間:2022-04-09
時間:2022-04-09
時間:2022-04-09
時間:2022-04-09
時間:2022-04-09
時間:2022-04-09
時間:2022-04-09
時間:2022-04-09
時間:2022-04-09
時間:2016-10-20
時間:2016-10-02
時間:2016-11-25
時間:2016-09-01
時間:2016-10-20
時間:2016-09-01
時間:2022-01-08
時間:2022-01-10
時間:2016-09-01
時間:2022-01-13